重庆之声11月23日讯 11月23日,创业中华·兴渝制造——世界名校“侨”重庆活动在渝开幕。本次大会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以侨为桥广泛邀请世界名校专家学者、中国侨联特聘专家、海外专业侨团、科研团队、高端智库、投资机构等负责人,共计280余名嘉宾来渝共襄盛会,围绕重点领域侨界人才和经济发展开展交流合作。中欧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肖灵艳,副秘书长侯君,科技经贸分论坛副主席窦豆等代表应邀参加。
(从左至右:中欧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侯君,重庆市侨联副主席罗强,组委会副秘书长肖灵艳,科技经贸分论坛副主席窦豆)
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表示,侨界一直是高端资源、顶尖智力的汇聚之地,希望广大侨界专家学者通过回国发展、合作研究、以才引才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重庆创新发展,为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侨界贡献,吸引凝聚各类人才到中国、到西部、到重庆,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双循环”,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活动期间,市经济信息委、市侨联组织全市汽车、电子等6大领域40余家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重点企业,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侨资企业,以及20余家市内高校与侨界人才开展人才匹配、需求对接、项目洽谈,促成13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涉及生物医药、大数据、基因检测、元宇宙等领域,意向投资额累计超10亿元,充分彰显出“侨动力”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聚集的强劲态势。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杜恵平表示,希望广大侨界人才为重庆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聚智赋能,“以侨引侨”“以侨引外”,推动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才落户重庆,搭建起重庆对外交流合作的友谊之桥、共赢之桥。
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拥有丰富的海外侨务资源。当前,重庆正在奋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与暨南大学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为此,市侨联立足“大侨务”工作格局,深化市校合作工作机制,在活动期间促成市政府与暨南大学签定合作协议,开启了“华侨最高学府”深度融入新重庆建设的全新篇章。双方将积极发挥优势,结合新重庆建设的丰富场景,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在活动中向参会嘉宾介绍了重庆发展方向、人才发展环境,分享了在渝发展的城市规模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人文生态优势、创业成本优势、营商环境优势,重点讲解了重庆现代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政策举措,为侨界人才提供了在渝就业、兴业、创业的广阔平台。
活动期间,嘉宾还将赴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参访,走进知名企业、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高校等,进行考察交流、合作洽谈,切实推动重庆与广大侨界人才深层次、多领域合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积蓄更多侨界资源,集聚更多侨界智慧,发挥更多侨界力量。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陪同嘉宾参观赛力斯集团
据了解,活动是市侨联聚集侨智助力新重庆建设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已连续举办两年,立足重庆、面向海外,围绕助力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已累计邀请到来自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QS排名前100名高校侨界专家学者300余名为新重庆发展献计出力,搭建起侨智信息发布、资源对接、技术分享、联谊互动、服务跟踪“五个平台”,切实构建起服务兴渝制造的侨界人才“蓄水池”“资源库”和“服务网”。
注:中欧科学家论坛(chinaeuropeforum.org)是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合作平台,首届中欧科学家论坛已于2024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成功举办,感谢中国驻德总领馆、中国科协、中国侨联、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英国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专家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人民日报、CCTV、中华网、北欧时报等数十家海内外主流媒体报道。目前中欧科学家论坛签约共建备忘录的机构60余家。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拟于2025年10月下旬于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会议中心(或海德堡)举办,新增华为欧洲公司首席主持的ICT转型分论坛,和欧洲科学院院士Hamid主持的控制工程分论坛,分论坛总数达到十个,成为欧洲华侨主导的最大科技盛会。期待各位朋友出席!也欢迎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提出新的想法和活动提议。期待各位学者、企业家和侨商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