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第三届中欧营造文化与设计论坛在德国法兰克福成功举办。该论坛由中德营造文化学会 (CDAB e.V.) 主办,众多来自中国和欧洲在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历史等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此次盛会以“城市经营建造的未来热点及方向”为主题,就文化景观设计与保护, 智慧出行与低空交通, 城市微空间与社区更新,考古美术与历史语境, 以及丝路数字文明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次会议由中德营造文化学会执行会长蔺松会长主持,采用线下会议和线上实时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近万名观众通过线上直播观看了盛况。年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来自波恩大学地理研究所、巴伐利亚故乡保护联盟、丝绸之路数字文明协会(DKS e.V.)、大河考古美术馆、上海见山设计、荷兰PAL-V International BV公司、德国英泰公司In-times GmbH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论坛开始, 德国巴伐利亚文化景观保护专家托马斯·比特纳博士(Dr. Thomas Buettner)展示了多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案例。他认为文化景观不仅是历史的沉默见证,更是映照出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社会价值和生态平衡的宝贵资产。比特纳博士强调道: “文化景观保护不仅关乎对过去的尊重, 更在于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本土价值的独特性,使这些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得以延续。它的价值远不止于它的观光吸引力,更在于它独特的生态。”这一观点在论坛上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共鸣.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文化景观需要被赋予新的生命,使其成为现代发展的永恒基石,而非单纯的历史遗迹游览胜地。这一平衡, 既是保护者的使命, 也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Thomas Buettner博士介绍文化景观保护
华为标准与产业专家肖曦鹏博士发表了主题为“Omni App:智慧出行新台阶”的精彩报告,阐述了如何运用ICT(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交通行业众多参与公司提升配合效率从而为旅客节省时间、提供方便和降低碳排放。肖博士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的蓝图,未来的智慧出行不仅是便捷的选择,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将高效、安全与环保相结合, 最大程度减少能源,时间和公共资源的耗费,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球迈向低碳绿色出行的时代背景下, 这一切实可行的倡议赢得了论坛现场的高度关注与热烈反响。
肖曦鹏博士的智慧出行报告
在论坛休息期间,主办方还特别展示了湖南省长株潭绿心地区的整体规划视频。该视频展示了绿心地区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中的协调努力,体现了区域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而绿色、和谐、绿心这些将都是未来城市营造重要的方面。
在全球技术创新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该领域的专家,论坛主持人蔺松会长提出了一项颇具前瞻性的构想:关于飞行汽车与低空空地交通一体化的未来愿景。他与荷兰PAL-V International BV公司的王淑华博士共同完成的演讲稿中展现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未来图景。未来的城市交通将突破地面的局限, 向空中延伸, 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网。
这将是交通模式的革命,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还能提升出行效率, 使得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变得更加便捷和顺畅。同时, 低空交通的推广也将为城市空间的再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蔺会长强调,这一构想不仅是交通技术的突破,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飞行汽车与低空空地交通, 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为未来城市营造的交通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蔺松会长的城市新交通-低空飞行汽车的汇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唐燕教授以“以北京为例的微型空间再生利用”为主题, 深入探讨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空间利用问题。唐教授指出:在北京等大都市的快速扩张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被忽视的“微空间“——这些通常被遗忘的小角落, 不论是老旧的胡同、被淹没的绿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价值,更是社会互动的重要场所。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规划,唐教授提倡将这些微空间进行“活化”,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通过引入公共艺术、社交空间和生态景观,可以将这些微空间转变为社区活动的中心,满足现代人对多样化生活需求的追求。在保留历史痕迹的同时,微空间的转变能够成为推动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力量。
唐燕教授 以北京为例的微型空间再生利用的报告
与唐教教授的观点相呼应,来自上海的城市更新专家何京洋教授则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上海在社区营造方面的创新实践。他提到, 现代城市更新应当摒弃单纯的 “拆建” 思维,而是向更注重文化价值与社区活力的 “修复” 与 “活化” 模式转变。何教授指出, 单纯的拆迁和重建往往会导致城市的个性与历史消失, 而通过对现有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改造,可以创造出更加富有文化感和人情味的宜居环境。
何教授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许多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对城市更新的思考。他们认为, 建筑与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 更应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文化传承与社会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只有在保留城市独特肌理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何京洋教授的上海城市更新设计和社区营造国际创新实践报告
大河考古美术馆馆长李效成先生在论坛上发表了关于“考古美术——历史语境中的艺术表达”的演讲。李馆长通过展示他在龙门石窟和黄河文化方面的研究,强调考古美术不仅仅是历史的复刻,更是通过现代艺术语言与观众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提到:“考古美术为古代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这些历史文化能够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影响力。”李馆长还提到,考古美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考古学的严谨与艺术的自由表达相结合,为古代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通过一幅幅作品,将丝绸之路、龙门石窟等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以现代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激发了与会者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他的演讲为中欧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在城市营造传承和创新之间的桥梁作用。
在论坛的最后一环,中德营造学会主席孔洞一博士带来了以“基于李希霍芬遗产的丝路数字文明交流”为主题的报告。他回顾了丝绸之路沿线的丰富文化交流历史, 深入探讨了这一伟大商贸路线在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博士提出了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丝路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创新构想。他强调:“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丝路文化,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共生与融合。”孔博士具体阐述了几种可行的数字化策略,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气息。此外, 他还提到通过增强现实(AR )应用, 将古老遗址和文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使游客在参观时能够通过手机或智能眼镜获得丰富的互动信息, 这样不仅提升了文化的可及性, 更能够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孔博士认为, 数字化的进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 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契机。通过数字档案和在线展览, 传统文化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 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孔博士呼吁学术界、文化机构和科技公司携手合作, 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以及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而且,数字文明的发展不仅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崭新的展示平台, 更为跨文化交流开辟了多样化的新途径。通过数字技术,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 促进全球文化的和谐共生。
在圆桌论坛的总结阶段, 与会学者专家们形成了多项重要共识:展望未来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应以低碳化、智能化和人文化为核心理念,通过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生态理念的深入融入, 以及文化传承的积极推动, 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才得以显著提升。论坛特别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关键性,认为各方应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绿色、智能且富有人文关怀的未来城市。在这一过程中, 跨领域的协作不仅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也为构建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基础。正如蔺会长所言: “只有当我们用心去传承文化和创新营造, 才能让历史的光辉在当下熠熠生辉。”
嘉宾圆桌论坛主题讨论,城市经营建造的未来热点及方向
作为中欧营造文化与设计平行论坛总协调的2024中欧科学家论坛是由30多位来自德国、法国、荷兰、瑞士、丹麦、芬兰、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国的知名科学家发起,50余家以德法为主的科学协会和机构共同组织。论坛吸引了超过200名来自人工智能、中德机器人、生物医学、营造设计、低碳新能源等领域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的现场参与,超过5万名观众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观看了盛况。
论坛的核心宗旨在于加强中欧两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的集聚与融合。论坛还致力于弘扬中欧之间的民间友谊,探讨全球创新规则与治理,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智慧,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此次论坛设置了八个分论坛,涵盖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临床诊疗与转化医学、碳中和与新能源等领域,突出了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特色。
2024中欧科学家论坛参会专家学者大合影
为表彰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论坛设立了“2024年中欧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2024年中欧优秀创新企业奖”。韩书文、李昌庭等十名博士荣获青年科学家奖,德国英泰公司In-Times GmbH与荷兰ZML B.V.公司等十二家企业荣获创新企业奖。
荣誉颁奖:创新企业获表彰
特别感谢中欧科学家论坛组委会组成员:蒋林华,周盛宗,叶世欣,蔺松,沈 枫,侯 锋,孔洞一,侯 君,支玛莉,肖灵艳,李 强,朱朝阳,庞成鑫,仇迎龙,何京洋,王延东,方朝霞,赵霞,金胜利,孙学光,窦豆,王泽峰,Jean Lehmann,Ryad Chellali,Hamid Reza Karimi,Aron TANOS等人的辛勤工作。
注:中欧科学家论坛(chinaeuropeforum.org)由30多位来自德国、法国、荷兰、瑞士、丹麦、芬兰、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国的知名科学家发起,50余家以德法为主的科学协会和机构共同组织。论坛的核心宗旨在于加强中欧两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的集聚与融合。论坛还致力于弘扬中欧之间的民间友谊,探讨全球创新规则与治理,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智慧,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此次论坛设置了八个分论坛,涵盖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临床诊疗与转化医学、碳中和与新能源等领域,突出了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特色。数百名科学家、企业家和华侨华人学者共同参与,展示了中欧科技交流的活跃与多样性。